产业调研| 调研首站:武侯女鞋、龙泉汽配
4月28日、30日,协会秘书处与中国(成都)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创新发展课题调研组一行,前往武侯女鞋产业园、龙泉驿区商务局开展产业发展相关调研工作。
武侯女鞋产业园
28日,协会秘书处一行与武侯区商务局、武侯新城管委会、四川省鞋业协会以及部分鞋业龙头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就如何拓展成都女鞋产业出海之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成都女鞋研发、生产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成都女鞋尤其是跟鞋质量、品相、研发、市场地位在国内占主导地位,某种程度上讲具有不可替代性。位于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自2002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正式授牌,是符合现代化中心城区经济特征的特色精品园区,园区及其周边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1200余户,涉及鞋类相关产业的企业达3000余家,鞋类产品注册商标300余个,集聚了数十万技艺高、经验足的产业工人。成都女鞋制造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早在十多年前,园区企业就大量接到来自俄罗斯等地的外贸订单,2008受金融危机、卢布贬值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转做国内电商,2015年,成都女鞋国内电商销售规模曾一度达到全国女鞋网络销量的28%。鞋都园区相关企业规模在2012年到达高峰,后因规划和环保政策影响,大量企业向金堂等地搬迁,成都女鞋国内电商企业从2015年巅峰时的18000家减少到8000家(2018年),这些企业目前主要分布在武侯、双流、新都大丰、斑竹园等地。从事国内电商经营的企业,有一些同时也在进行跨境电商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配置小团队运营跨境出口业务板块;
2、通过速卖通、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运营跨境出口业务;
3、通过独立站(PC端、APP等)运营跨境出口业务。
上述第1类企业跨境出口业务发展不快主要的原因在于一般贸易利润依旧丰厚。跨境零售出口来自平台的订单太散、有经验的运营人员难以招募、海外仓储物流成本高、物流回款周期长等让这类企业业务的转型存在诸多顾虑,这类企业更愿意在品牌打造、业务精细化运营方面投入精力。第2、3类企业,有一些是转型企业,有一些则是直接开始跨境出口业务,他们都赶上了跨境出口红利期。这些企业认为成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发展暂时面临着一些困难:
☞生产企业对跨境电商缺乏了解,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方法和系统思维;
☞ 实用型专业人才缺失;
☞ 自主品牌不多,设计亮点与品牌知名度在海外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
☞ 本地跨境出口企业交流不够充分。
除上述已经涉足跨境电商的企业之外,还有大量专注国内电商的企业,意识到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利润高、市场大、前景好并准备参与。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正积极与企业交流、与学校沟通,通过以下措施,推动成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一、深入区市县走访企业,降低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门槛;
二、产业调研、品牌梳理,丰富跨境电商出口本地造的多样性;
三、充分发挥成都市跨境电商人才培育联盟作用,为行业输送充足的跨境电商从业人才;
四、发挥协会平台作用,活跃本地跨境出口企业交流,吸引外地优质跨境出口企业来蓉发展。
龙泉驿区汽配产业
30日,协会秘书处与龙泉驿区商务局、龙泉驿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企业协会就龙泉驿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
龙泉驿区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府新区龙泉片区,是工信部授予的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以汽车产业为主导,聚集了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11家整车企业,川汽、中植一客等7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大众发动机、富维江森等300余家零部件企业以及一批汽车产业高端和后市场产业项目,6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7家上市公司在这里落户发展。龙泉驿区是省级的机械工业基地,已申请国家级外贸基地,外贸业务体量稳居成都市第三位,其中汽配相关产品占比达85%。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在龙泉驿区尚处于起步阶段,龙泉驿区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协会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区内出口企业目前仍以一般贸易为主,有少量企业在尝试跨境出口业务汽配企业做跨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龙泉驿区有着坚实的汽配产业基础,尽管目前相关企业以为整车企业供货为主,但战略上向跨境出口进行拓展是可以引导的,协会前期走访的一些跨境汽配出口企业也明确表示,如果本地汽配企业有意进军海外市场的,愿意做这些汽配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与分销。
食品、饮料及烟草工业是龙泉驿区的另一大产业支柱,龙泉驿区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如何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公路港地理优势,是亟待研究、落实的课题。
本次走访交流,作为与区市县商务系统、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系列走访交流活动的开端,将持续、深入的进行,以期达到梳理产业、聚集品牌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助推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1、梳理产业,让生产企业接触海外市场,用海外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转型适应跨境出口要求;
2、加强行业引导,组织企业参加国外展会,让传统企业感知和接触海外市场;
3、加强海外推广,增加“四川制造”海外市场曝光度;
4、加强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培训与企业孵化,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